“知道得越多,未知的领域就变得越大”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更多 知识 圆圈 “知道得越多,未知的领域就变得越大”

“知道得越多,未知的领域就变得越大”

2024-07-13 18:32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《高维度思考法:如何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》 [日]细谷功 著  

p1  距今两千多年前,苏格拉底曾提出“无知之知”的概念。……自己与他们的不同之处,在于“我知道‘自己多么无知’”。这便是“无知之知”的由来

p2  从人工智能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开始,电脑逐渐在各种智力活动中凌驾于人类之上。“靠知识量取胜”和“解决既有问题”已不再是人类该努力的课题。

现阶段,人类应该把努力的方向转换至(广义的)解决问题,即发现并定义没人意识到的新问题这一“上游部分”。

p3  “上游”所需要的,不是囿于旧成见的思维,而是发挥“想象力”和“创造力”以开拓新世界。换言之,就要将人类的“思考”能力完全发挥出来。为此,我们不能把知识当成“存量”来用,而必须将其视作“流量”来活学活用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换价值观,着眼于“无知”和“未知”,而非积存的知识

p4  苏格拉底所提倡的重点不在于“无知本身”,而在于“无知的无知”(不自知无知的状态)这一“元级(meta-level)”的无知

p11 世间所谓的常识,终归是虚幻的东西,会因时间、场合、地点而改变。昨天的常识可能变成明天的非常识,这个业界的常识可能是那个业界的非常识。依着固守常识的事物观,反而会看不见重要的东西。也就是说,我们不仅会陷入无知的状态,更会陷入没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这种状态的“无知的无知”的状态。

p12  基于对“未知的未知”所意识到的“无知之知”的思考被称为“开放性思考”。相对的,处于“未知的未知”毫无意识的“无知的无知”状态下的思考,被称为“封闭性思考”。

p13  什么是知识?“知”是事实和解释的集合体;“知识”是可再利用的“知”。

p15  事实是中立的,其中不存在“意思”,所以事实本身是没有善恶的。意思存在于解释当中,所以其中包含着因人而异的对善恶的价值判断。

p17  并不是说自然界的彩虹本身就有界限,此外譬如国境、选区等,皆是如此。只要是真正的自然事象,本身都没有界线,“画线”的是人类。

p19  即使对于同一个事实,解释也会因人数而定。进一步说,就算只有一个人,解释也可能随时间、场合而变,所以理论上解释是有无限多的。其实,随着事实的增多,解释的数量甚至会达到天文数字。

p20  尼采曾经说过:“事实并不存在,存在的只有解释。”因为事实是经过解释后才被人类认知的,所以不会独立存在。

p23 知识迟早都会变得陈旧,可由于环境变化,人类往往意识不到知识正在变得陈旧,结果一直固执墨守。为这一危机敲响警钟的,便是“无知的重要性”。

p27  对“已知的未知”和“未知的未知”的探究,二者的区别用一句话形容,就是“寻找已经提出来的问题的答案”与“从问题本身开始寻找”。

p29  总而言之,“已知的已知”就是已解决的(有答案的)问题,“已知的未知”就是未解决的问题,“未知的未知”就是连问题还未提出的事象

p32  与“事实的无知”相比,“解释的无知”是自己难以察觉、别人也很难指出的。由于“解释的无知”是当事者和周围人均难以觉察到的,所以与任何人都能轻易理解的“事实的无知”相比,“解释的无知”很少造成问题,但实际上,它的问题才是根深蒂固的,也有可能导致决策上的决定性错误

p33  所有人在理解事实的时候,多少都会存在一些偏差,或是以自我为中心去看待问题,或是对于最近发生的事印象更深刻,又或是选择性地放大对自己有利的事,对自己不利的事则装作视而不见。实践“无知之知”的一个侧面,就是要意识到“解释的无知”并将其重置,从而在无偏见的状态下进行思考。

p36  越是深明事理的人,越会说“我不明白”;越是不明事理的人,越会说“我明白”。关于苏格拉底所说的“无知之知”的重要性,“解释的无知”的占比要远远大于“事实的无知”。

p36  日常生活中,我们周围的人以“〇〇好”“××坏”等形式,进行着关于善恶的各种讨论。比起绝对的“A或B”,不如说“〇〇的场合是A好,××的场合则是B好”。也就是说,善恶是分场合而有所不同的,可人们在讨论时却往往混为一谈

p46  有趣的是,已知的增多并未导致未知部分的减少,而是恰恰相反,“知道得越多,未知的领域就变得越大”

p68 模式化也是一柄双刃剑,可能导致思维的固化。

p69  模式识别、框架、模板等,在“通过模式化,起初能起到积极作用,但’思维会固化‘”这一点上是共通的,其根本原因便在于前面提到的“事实和解释的乖离”。

p70  “画线”也会成为不幸的根源。国境纷争、民族问题、选举中的一票之差,等等。我们周围的很多问题,皆源自某种“边界”,为什么呢?这其中隐藏着“画线”的本质。

归根结底,“线”只是人类为了脑中的认识和理解而擅自画出的。

p70  ”知(识)的困境“的另一个要因在于知识中存在类似向心力的东西。越是有专家之称的人,越难以从积累的知识中跳出来。

p72  为了使问题确定下来并变得容易解决,必须在定义”封闭体系“的基础上设定边界条件。然而,”封闭体系“内含有一种根本性的困境:“使问题变得容易解决”和“容易引发下个问题”。

p73 人类通过“画线”使工具和文明得以进化,同时因为画线,向下个世界的转变又会变得很困难。人类就是在与这种根本性矛盾的斗争中生存至今的。

p77   “封闭体系”的人,便是所谓“哲学已确立的人”。这类人已经为自己确立了牢固的“解释模板”,所以面对事物时的判断迅速且坚定。反过来讲,面对持有不同哲学或价值观的人或思想,他们有着强烈的排他性。

与之相反,持有“开放体系”的思维方式的人,很难构筑并确立自己的世界,但他们也有长处,那就是能够灵活地应对任何人,也容易避免“衰退”。

p86-89  社会、企业、学校大多已被下游的思维方式最优化了,因此存在这样的结构性矛盾——尽管真正需要的是适合上游的人才,却无法培养并充分发挥其能力。

为何世人会依据“以下游为中心的价值观”行动呢?此外,各种领域均在掀起从上游依时间序列“被冲向下游”的潮流。这种情况又是以怎样的机制发生的呢?

原因一:下游总是多数派。而且越是往下游,越会从有限的少数人所做的决策变成“多数人所做的决策”,形成基于“众多客户呼声”和“积累的数据”的决策方式。也就是说,“多数派”的意见更容易通过。……在这种状况下,依靠特定个人的力量推动工作的上游式思维退处劣势,可谓是必然的结果。

原因二:驱动世界的下游。在每天驱动世界、公司、组织运转的人里,下游的人也占据了压倒性的大多数。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等用于执行的资源,基本上存在于“下游”。这些丰富的资源并不会轻易流向“无形的”创意和创造性。此外,乍一看很光鲜的上游的创意,大多只是不涉及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纸上空谈罢了。

原因三:下游的具体性便于所有人理解。下游有多数人参与,而且具体地“形成可见的形式”,而上游的理解难度则相对更高。……越往下游去,“任何人都能理解”的东西越会被优先考虑。如此一来,占少数的上游的“难以被多人理解”的价值观便自然没了生存的余地。这也是“下游化”在组织、社会中加速发展的原因,恰如“水往低处流”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